民  生  |  企  业  |  办  事  |  微  博  |  社  区  |  旅  游  
人才南海发表的微博: ·组织专门的人,财,物专研民营企业发展壮大2012-12-29 08:34 ·2012的最后一场冷空气2012-12-29 08:30 ·励志!2012-12-28 11:08 ·大家积极参加!@逆风飞扬com @宁静是克己的王冠2012-12-27 16:29 ·12月27日,我区区直单位、镇街、管委会及多个产业...2012-12-27 15:20
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
天气状况: 今天白天到夜间:多云转晴。风向风速:北 3-4级,温度:5-11°C,湿度:45-65%,发布时间:2012-12-30 8:24 动态信息 | 通知公告 | 重点人才需求 概要介绍 | 机构设置 | 人才服务中心 国家、省、市相关政策 | 南海人才政策 三大片区 | 基地园区 | 企业载体 | 院士工作室 | 博士后工作站 留言板 | 微博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人才南海>>动态资讯>>动态信息
《狮舞岭南,龙腾南海》
宣传片
你最希望政府信息化能为大家做些什么?
查询所有的政府行政审批事项办事指南,下载办事表格,实现政府信息公开查询。
政府行政审批事项能网上填报资料、网上预约办理、网上咨询、查询办事进度和查询办事结果。
实现政府公共服务实时在线查询。
对政府部门进行网上投诉。
建立问政平台让政府部门和市民直接交流。
建立区长信箱,搭建市民与区长的交流平台。
对政府发布的文件进行查询和下载,向政府部门提出依申请公开要求。
 
动态信息
人才与民企嫁接 项目与资本牵手
发表时间:2012-12-20 作者:人才南海

 昨日,美国万泰医疗器械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吴天根不远万里赶到南海,生怕错过了在这里举行的珠三角国际科技园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对接会。

    这场对接会绝对是一场创业融资的盛宴,吸引了海内外56个领军人才项目与大量正在寻找投资机会的风投机构和本土企业家,实现了海外人才嫁接本地产业,民营资本牵手国际项目的目的。

    这同时也是佛山高新区宣布“二次创业”正式启动珠三角国际科技园后的首场大型活动,也让南海中部片区国际合作的新路径愈发清晰:无论是区域空间扩展、产业人才结构提升,还是科技金融融合,“更国际”的概念不断凸显,“人才立区”战略成效不断显现。

    1

    开放性平台

    探索佛山高新区国际化路径

    在 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一方面,继续引入项目形成高新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正受到土地资源瓶颈的挑战;另一方面,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多个区域紧抓机遇积极与国际产业对接,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局面。新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产业转移内涵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大量的国际技术转移寻找区域进行合作,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 国际创新人才在国际上的重新“布局”。

    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今年8月1日,珠三角国际科技园正式宣告启动,明确了要打造国际化科技合作高端平台,全面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创新园区的发展思路,力争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强劲的“引擎”。 

    如 此高起点的定位,并非主政者“拍拍脑袋”的决定。在此之前,南海已有各类科技园区,但由于历史原因,相对分散,发展也各自为政,没有真正将科技园区的“磁 力”全部发挥出来。直至2012年,佛山高新区完成调整并拉开“二次创业”大幕,市区领导层在深思熟虑后将这些园区进行了整合,最终珠三角国际科技园区 “横空出世”并承载起区域的“国际梦想”。

    目前,珠三角国际科技园范围已涵盖:佛山高新区南海园及南海东部片区的粤港金融科技园、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含瀚天科技城、粤港科技创新圈首期、香港科大LED技术中心等项目)、三山丰树创智新城、三山科技创意产业中心、广东新材料产业基地、广佛智城等。

    前 期各园区和产业基地发展积累了雄厚“家底”,注定了珠三角国际科技园将站在“巨人的肩膀”书写新的发展篇章:园区内已拥有众多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和基础,如 德国一汽大众项目、国际生活社区、国际工业设计基地、中日中小企业工业园、国际环保产业园、国际照明设计创意交流中心、国际LED照明产学研合作中心、中 英ISIS联合发展中心、中美联合发展中心、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LED国际采购中心、香港科技大学LED-FPD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以及香港科学园 “一园两地”合作基地等项目。

    这些雄厚的“家底”还为珠三角国际科技园赢得了更多的优惠待遇。11月13日,珠三角国际科技园顺利通过广东省科技厅专家组论证,并被授予“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南海)”称号。

    “没 有好的‘温床’,再好的项目也无法‘生根发芽’。我们正在申请成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这些基地的获评,能让科技园更加具备‘温床’的条件,借助新一 轮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为我们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争夺更大的话语权,在广东省创新体系中发展成为中坚力量。”佛山高新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局局长全洪说, 作为一个开放的国际化平台,珠三角国际科技园今后将积极开展与德国、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以色列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实现国际科技创新向佛山高新区的转移及产业化,促进科技金融产业创新融合,全面推进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一体化进程。

    2

    实现本土产业“补链、强链”

    “今 天的收获很大,有个正好是我们一直想做的,但国内技术还没办法攻克难关的项目也来推介了,我们非常希望能跟他们合作。这样不仅会提升我们公司的产业链,而且能弥补国内行业空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南海中南机械有限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毛卫东昨日在现场分别看中两个项目,其中一个是英国剑桥大学杨晓科和那晓翔博士带来的“英拓新型车辆悬挂装备”项目,另一个则是美国斯坦福大学郭?博士“利用微传感技术进行大型结构监测”项目。

    而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陈土培带来的“纳米节能、防雾自清洁薄膜”项目,也被广东仕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所青睐,“我们已开始进行前期的洽谈,他们的项目正好可以延伸我们的产业链,让客户有更多精品可选择。”该公司市场部主管陈伟伦这么告诉记者。

    “一 直以来,我们最薄弱的就是科技服务业。此前是国外的品牌和设计,珠三角企业做代工,有些企业甚至只是通过中间机构接的订单,连自己使用的是谁的技术、做的产品最终去了哪里都不知道,很被动。但现在引进这些高端的项目团队后,慢慢将扭转这一局面。”全洪说,这样的“头脑性”项目技术将会不断地吸引产业链上其 他环节集聚,最终对本土产业实现“补链、强链”。

    “大量国际技术正在寻找合作,国际创新人才随之而来,我们如果不做好准备,把握好时机,就会落后于人。本次对接会可以说是珠三角国际科技园的首场大型‘演出’,迈出了佛山高新区国际化的实质性步伐。”全洪表示。

    本 次项目对接会共有来自海内外的56个领军人才项目参加项目展示推介,其中美国12个,英国5个,新加坡14个,香港13个;包括来自6个新加坡国立大学团 队,3个哈佛大学团队,3个牛津大学团队,2个剑桥大学团队,2个南洋理工大学团队,此外还有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国际名校团队。这些团队的核心成员中,包括了名校博导和教授、世界五百强从业者及拥有创业经历的企业高管。

    “在打造国际化的合作平台中我们还要加把劲,除了抢占科 技的高度外,还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形成智库中枢。”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邓伟根表示,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南海必须聚合产业智库资源,吸引国内外 创新资源就地产业化,形成智慧模式与智慧文化的“双轮驱动”。

    目前佛山高新区内已建成100多万平方米的载体,在建的还有33万平方米,这些载体的建设将为承接国际化元素实现产业转型提供坚实后盾。

    “随 着国际创新资源的重新调整、分配以及转移的趋势变化,我们需要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佛山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梁新文表示,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加强的,一是城 市国际创新资源,首先是人才的召集,通过人才带来技术、项目、资本的更大聚集;二是和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大专机构,以及一些创新的产业集团,承接先进产业技术;三是建立国际化创新平台,开展国际化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3

    项目+人才

    “牵手”资本“嫁接”民企

    在 昨日现场的路演中,毕业于哈佛大学、现为美国万泰医疗器械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吴天根博士对自己所推介的“生物可吸收药物释放血管支架中国产业化”项目非常有 信心。而他的信心除了“独门绝技”的项目技术在全球具有领先性外,还来自于他的团队。他介绍,团队成员均在各自领域拥有相当丰富的从业经验,而其本人也是一家企业的创始人。

    这种由高级技术人才组成的团队在创新能力上毋庸置疑,并且也懂得企业管理经营。但也有弱点,即项目在资金方面对于外部投资有一定依赖性。吴天根坦承,团队自身的投入比较有限,资金需要多种途径,所以此次不远万里赶来参加对接会,主要就是想寻找风投或有远见的合作企 业。

    事实上,参加本次对接会的人才项目,均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要么正在寻求资本扩张;要么是在国外具有核心知识产权,欲在国内寻求落地合作。

    而目前佛山高新区内拥有的大量企业也正急需高端技术和人才的“嫁接”,以加速转型升级,抢占行业高地;经过五年发展的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内所聚集的大量金融机构以及南海一直以来富裕的民间资本,均可提供强劲的资金支持。

    根据项目特点,昨日对接会上共有18个人才团队对18个项目进行了现场演示推介,100多家本土企业、10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参加。最终,19家企业与19个项目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其中7个项目展开了深入合作的洽谈。

    “这 些项目中有几个都与生物医药相关,它们或是技术处于行业前沿,能填补国内市场空白,或是在临床治疗上非常先进有效,不仅是国家重点鼓励的方向,也与我们的研发方向一致,我们很有兴趣和他们对接,因为这些人才可以为将来公司项目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广东百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李明表示,通过珠三角国际科技园的平台,把国外的先进团队和本土的高科技公司对接起来,让双方各取所需的科技服务显得非常实在。同时,他还透露,与这些项目合作的方式既可以是整 个团队引进,共同进行研发、共同实现产业化,也可以只是承接项目转移。

    南海区人才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对接,既解决了人才项目缺资金、缺市场、缺平台等创业难题,又为南海充裕的民间资本提供了很好的投资发展渠道,真正实现了人才与民企嫁接,项目与资本牵手。

    4

    海外联络点

    打响招才引智品牌

    今年8月,自佛山高新区宣告启动珠三角国际科技园后,梁新文等人几乎就没闲过。他们先后赶赴德国、美国、英国等洽谈建立国际化人才联络点。

    因为作为一个开放的国际化合作平台,珠三角国际科技园必须要有支点能对国际科技、人才等资源产生引力。

    “我们这次对接会的很多项目就是通过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共建的北美中心引进来的。”佛山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人才联络点,为引进海外人才和技术建立了离岸平台和直接渠道,为搭建国际产学研创新平台提供了基础。

    “本 次项目对接会既是对佛山高新区乃至南海近年引才工作成果的一次展示,又是高层次人才、科技、资本对接的舞台,为充分发挥高端人才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助推南海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取得良好成效。”南海区人才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对接会之后,还将开展“博士南海行”活动, 让参加对接会的各路精英,近距离实地考察南海的产业园区、孵化器建设,增强对南海创新创业环境的信心。

    事实上,自2011年实施 “人才立区”战略以来,南海在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努力引进高端人才及团队的同时,积极推进“人才+科技+金融”的融合发展模式,力争实现“引进 一批人才→发展一大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的链式效应。其中包括,今年首次开展实施“蓝海人才计划”,引进包括4名国家“”专家,23名博士在内的10个人才团队,并引导其中两个团队落户佛山高新区,分别获得了南海本地企业家1000万元、2000万元的投资;全面推进政产学研合作,与香港科 技大学、中山大学等6所高校(研究院)签订全面产学研合作协议,推动300多家民营企业与100多家科研院校合作,达成1200多个合作项目,协助115 家企业引进233名科技特派员,联合国内外著名高校谋建“科技镇长团”;设立北美、欧洲、香港、新加坡、北京、上海等六大海内外引才联络站,首次在美国开办引才推介会。

    据统计,参加本次对接会中的56个项目中,有46个项目是通过这六大海内外引才联络站推荐而来。南海招才引智的措施已在海外创业者中形成了强烈的反响。

    目前,国际化高端人才团队为南海带来的“蝴蝶效应”远不止这些。跟随这些团队而来的,还有国际化的创业实践经验、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人才南海”品牌形象的逐步明晰,以及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提升。

    文/珠江时报记者 李丹丹 通讯员 王跃 基石

    图/珠江时报记者 谢志彪

 

CopyRight 2009-2011 by Nanhai People's Government of Fosha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综合科0757-86328892 传真:0757-86328810 | 人才服务科0757-86328377 传真:0757-86328380 | 政策法规科0757-86328177 传真:0757-86328178
版权所有 广东佛山南海区人民政府 粤ICP备091028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