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司法行政信息网
今天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 佛山政府网 | 南海政府网
首页 > 政治工作 > 读书交流
“好书推荐、好书共享”十一月奉献
发布日期[ 2012-12-04 ] 浏览次数[ 0 ] 来源[ 区司法局 ]

“好书推荐、好书共享”十一月奉献

推荐书目:《人生若只如初见》

 

    (内容简介)书名取自纳兰容若的《饮水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是一部不会淹没于浩瀚书海中的作品,似谈诗词,又似在谈风月。作者没有拘泥于对古典诗词字面上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用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用清丽、感性的笔调,配以优雅、飘逸的插图,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引领读者倾听那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诗人、词人的旷世奇才与至真性情;才子、佳人似笑非笑的嫣然,执迷不悔的凛然,心照不宣的释然,让读者在悲喜之中恍然……

 

    (作者)作者安意如是一名80后人,她以细致女性心态,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古典诗词的美与哀愁细细道来。

 

    (推荐人)公职所  刘敏贤

 

 

推荐书目:《浮生六记》 

 

    (内容简介)《浮生六记》为自传散文体小说,共六卷;书中记闺房之乐,琴瑟相和、缱绻情深;记闲情雅趣,贫士心性、喜恶爱憎;记人生坎坷,困顿离合、人情世态;记各地浪游,山水名胜、奇闻趣见。作者以纯朴的文笔,记叙大半生的经历,欢愉与愁苦两相对照,真切动人。其中,书中描写他和妻子情投意合,伉俪情深,愿意过一种布衣蔬食的生活,可由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经历了生离死别的痛苦。

 

    中国古代文学,描写情爱的诗文很多,却很少涉及夫妻之情,自宋代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及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之后,《浮生六记》是少有的以较长篇幅记述夫妇之间家庭生活的书籍。大抵古人也认为,有情人终成眷属后就是大团圆结局,爱情一旦涉及现实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就会褪色、变味,所以此类文章会很少。如果想了解古人的生活情趣与现代人的区别,此书可以一读。

 

    (作者)作者沈复(清),号梅逸,字三白,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当过幕僚,兼做商人。工诗画、散文,其创作的《浮生六记》书名取自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书成流传一时。

 

    (推荐人)公职所  刘敏贤

 

 

 

读书心得:

 

人生因诗意而美丽

——读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有感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我读了很久,用去的时间若用来读小说,应该可以读上七八本吧。因为是难得的好书所以珍惜,舍不得读完。书中,于丹以最具代表性 “明月”、“清风”等古诗词常见意象为线索,结合当代中国人生存现状及精神世界,对中国古诗词意象、风骨、内涵、感悟进行鉴赏解读,以导向人生大境界的感悟与情怀,希望帮助当代人找回生命的诗意。

 

    今人与古人也许相隔了千年,但是当我读古诗词时不仅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快乐与哀愁,亦可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彷徨和不甘。记得小时候,被家长、老师要求背诵诗词时,感觉似唱歌,朗朗上口之余,诗歌的绝美、意境、况味,一点点也没有感受到。看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写她小时候念诗竟曾感动到落泪,可见人与人对诗歌的悟性不同。而今的我,在过了而立之年后,重读古诗词终于可以在诗词里发现美,与古人对话:读懂陶渊明、李白、杜甫、辛弃疾、苏轼他们埋藏在诗词里的内心悸动,通过他们的诗词,感受他们的人生,理解、感动、倾心与共鸣。

 

    这是一本让我如此喜爱的书。我读得小心翼翼,只有在女儿入睡后,夜色仿若万籁俱寂之时,才静静欣赏、细心聆听。当读到“田园将芜”,仿见陶渊明扛着锄头自田间归来,接道:“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当讲到“书剑飘零”,李白执酒豪气冲天,接道:“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眼前似画面丛生。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面前,我是一个渺小的存在,但我是幸运的,我可以通过重温诗歌,去感受我不能经历的事情。我爱陶渊明的归隐田园、与世无争,又爱李白的敢爱敢恨、潇洒不羁;我爱杜甫所爱的江南风景,又爱辛弃疾所处的大漠风沙。

 

    古诗词也让我豁然开朗,明白凡人的一生大抵如此:留不住时光、留不住人生,能够把握的只有当下,活在当下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握好自己的心态,将自己的人生过得有声有色才是真实。人生有高低起伏,不必在意曾经的繁花似锦、不必惧怕秋日、残荷,这都是人生的常态,每个人都会经历。真正成熟的人有着强大的内心,能够在冷静客观中稳定于心稳定于行,无知者却在大喜大悲中找不到人生的落脚。当我失望烦躁时,读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感叹有古人留下的那么美好的诗意,我的人生何其幸运。

 

    读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让我不再感慨时间流逝,不再从外部寻找生命的能量,而是求于自身,每时每刻都把握好自己的内心,便是在有限中把握住无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生因有诗意而美丽。

 

(公职所   刘敏贤)

南海司法行政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