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quested resource (/cms/sites/main/top.html) is not available
南海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南海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政务信息→ 专题专栏
  • 专题专栏
  • 利用“广佛同城”的机遇,加强沥桂新城和里水为主体的东部区域都市文化建设,为金融商贸、城市建设注入文化内涵,把千灯湖区域建设成为群众文化与时尚艺术融合发展的广佛都市文化高地和最佳城市管理示范区。
  • 结合“节能减排”和“产业转型”,整合以西樵山为核心的西部镇街文化旅游资源,继续擦亮“文康武鸿”品牌,建设一批具有全国性品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休闲产业项目,彰显南海人文、自然环境的魅力,体现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文化灵魂和旅游载体的紧密结合。将西部三镇打造成为岭南旅游文化高地,西樵镇争创省级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
  • 利用狮山、罗村现代制造业迅猛发展的优势以及交通枢纽的便利,以文化推动产业提升,以产业丰富文化的内涵,打造岭南地区特有的现代产业文化高地。
  • 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于2007年7月由广东省政府授牌成立,是广东建设金融强省战略七大基础性平台之首,也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唯一省级金融后台服务基地。
  • 2002年佛山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大力推进组团城市建设,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城市发展要素集聚,初步搭建起了现代化大城市的框架。但同时全市城乡建设突出存在着“拼土地、拼资源、拼成本”的现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环境不善、城市管理水平粗放等问题。为解决我市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促进城市升级和环境再造,积极探索推进广东特色新型城市化道路,根据省委、省政府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工作会议的部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实施全市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
  • 围绕“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发展规划纲要,为建设“适宜人居的工商名城、幸福优美的岭南水乡、四化融合的智慧城市、文明时尚的和谐家园”,以连片改造为切入点,大力推动旧村改造、新农村建设和产业载体建设,推进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利用三至五年的时间,促进南海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带动城市、环境、产业提升,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根据“中枢两翼、核心带动”发展战略,特制定南海城市更新行动计划。
  • 围绕“文化强省”、“智慧佛山,文化先行”和我区建设“适宜人居的工商名城、幸福优美的岭南水乡、四化融合的智慧城区、文明时尚的和谐家园”的要求,以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大力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促进南海东中西三个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带动城市、环境、产业、社会和公民素质的提升,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按照东部“金融商贸、产业总部、都市生态、人才高地”、中部“制造基地、产业智库、交通枢纽”以及西部“物流商贸、文化旅游、生态休闲”的区域定位,特制定“狮舞岭南•龙腾南海”文化发展行动计划。
  • 围绕《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产业强区战略,以构筑优势产业链条为核心,以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拓展产业高端,提升产业价值,优化产业服务,改善产业生态,促进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同步飞跃、与环境保护协调并进,建设“适宜人居的工商名城、幸福优美的岭南水乡、四化融合的智慧城区、文明时尚的和谐家园”的五星级南海,制定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 佛山市南海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区应急办)是区应急委的日常办事机构,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区应急委下设5个应急指挥机构:区自然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区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区社会安全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区防震抗震工作领导小组。应急指挥机构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
  • 2010年12月30日,区委书记邓伟根、区长区邦敏等领导参加了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再动员会。会后,邓伟根书记、区邦敏区长立即召集相关领导研究我区的贯彻落实工作,决定于2011年1月4日上午召开全区“创文”动员大会,并指示相关领导迅速组织人员做好会议材料等工作,同时研究组建区创建领导小组。
  • 2013年1月15日,南海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南海影剧院召开,会期1天。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佛山市南海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议了《佛山市南海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佛山市南海区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大会期间收到代表向大会提出的议案11件,建议、批评和意见11件。
南海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网站地图 | 网站帮助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