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局率先在佛山市将原来由基层工作管理科管辖的法律服务所和法律服务职能剥离出来,划归公职律师事务所管辖,并采取了相关的跟进配套措施,以期达到以管理机制调整为直接手段,间接推动基层法律服务发展的根本目的,经过一年多以来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调整原因
1、从工作的属性上看,法律服务和调解职能相互冲突
所谓调解,就是指调解主体通过教育疏导等方式方法促成各方最后达成协议、解决纠纷,其显著特点是运用非法律手段促使双方化解矛盾纠纷。而法律服务,则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一种法律服务。因此,调解和法律服务这两种工作属性互有冲突,容易弱化工作人员的调解意识,模糊岗位工作职责。综上,将基层法律服务职能配置在同一科室的做法虽有其合理性,但不是很恰当。
2、从工作的主次看,容易导致工作顾此失彼
众所周知,预防和妥善处理矛盾纠纷,是基层科乃至整个司法局工作的政治任务和首要工作,因此,基层法律服务职能在政治任务和首要工作面前,必然处于被容易忽略和遗忘的地位。况且,基层科由于担当着调解、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置帮教等众多职能,工作任务较其他科室而言显得更多、更重,因此理应有足够多、足够精的工作人员作保障,但实际情况却与此相反,因此也容易导致工作顾了这头忘了那头。
3、从基层对法律服务的需求看,更利于发挥专业优势和指导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层党委政府以及村组在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整治热点难点问题、促进科学管理和民主决策、合理分配利益等方面,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不断增大,需要协调的利益和冲突不断增多,一旦处理不好,常会引发各种矛盾和纠纷,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依赖于专业的法律人士提供更多更优的支持和保障。与基层科调解能力强,但法律服务能力相对较弱的现状恰恰相反,公职律师事务所正好可以借助基层法律服务所这一中介平台,利用基层法律服务所扎根基层、熟悉情况的特点,充分发挥其自身专业法律服务的能力,为基层法律服务所提供案件代理、业务指导、法律咨询、风险防范、法律培训等深层次、全方位法律服务,帮助他们解决自身解决不了的复杂、疑难问题,从而更好地为当地基层党委政府和村组服务。这样既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公职律师专业优势,又有利于提升基层法律服务的层次和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二、调整后的相应配套措施
1、配齐配强服务队伍。为解决人少任务重的矛盾,确保基层法律服务数量的同时保证服务质量,去年年初,局党组为公职所增配了1名具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年轻骨干,今年,又从其他科室调入1人担任空缺的副主任职位,充实了办案力量,优化了年龄结构,扩大了办案视野。
2、提升法律服务层次。一是加快服务对象的转变,将传统的单位、法人、公民这种泛化的“当事人”向镇街党委政府、村(居)委会、村小组转移。二是加快服务方式的转变,从诉讼代理、强调办案数量和实现“办案创收”目标向协助基层政权组织推进依法治理、化解基层矛盾、开展法制宣传、整治热点问题和开展公益性法律服务转变。三是加快服务重心的转变,使法律服务工作重心从单纯的解决矛盾向排查、解决、预防的综合治理转变。
3、强化指导和管理。一是强化案件的管理,设计基层法律服务诉讼和非诉讼案件录入系统,要求各镇街及时输入基层法律服务各类案件。二是强化报表的管理,明确各类报表的填写要求、报送对象、报送方式和报送时间,确保报表的真实性、及时性和数据的一致性。三是强化业务指导,每名律师负责不同镇街的业务指导工作,遇到疑难案件时进行科室会商,统分结合,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4、加强协作和配合。继续加强与信访部门和基层科(调解科)、法律援助处的沟通协作和配合,实现信息共享和工作联动,及时掌握基层法律服务的重点、难点,及时调整服务方式和方法,并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法律咨询和参考。
三、调整后的成效
调整后,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流转更为顺畅,规章制度更加健全,人员结构更趋合理,在基层所发挥的作用也愈发突出,得到了镇街领导和基层组织负责人的信任和肯定。现在,南海各镇街都要求法律服务所为农村换届选举、落实农村出嫁女及其子女合法权益、产业转移和战略升级、节能减排、两违整治等多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提供法律服务和保障,不少镇街甚至指定政府和村委、村组的重大合同都要经过法律服务所审核,凡是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都要征求他们的意见,法律服务所正逐步成为镇街党委政府、村委会、村小组身边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好帮手”。2009年第一季度,基层法律服务所共担任法律顾问249家,比增63%,其中政府机关、部门团体和村委、村组223家,比增92%;办理诉讼代理22件,比占诉讼代理和非诉法律服务两类案件总和的18%,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办理非诉法律服务103件,比占诉讼代理和非诉法律服务两类案件总和82%,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为政府机关、部门团体和村委、村组办理法律事务88件,比占诉讼代理和非诉法律服务两类案件总和的70%。您是第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 2008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
佛山市南海区信息网络中心制作及维护 技术支持:北京美髯公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公安备案编号:4406053110511 粤ICP备091028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