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昨日上午,南海公安分局联合本报,在桂城千灯湖市民广场举办以“智慧防范共创平安”为主题的“防盗抢防诈骗暨创文”宣传日活动,活动通过小品表演、宣传展板、现场互动、微博分享等方式向群众传授防盗抢防诈骗技巧,吸引上千名群众参加。
专家称,九成盗抢诈骗案件可自我防范。南海公安通过全媒体的宣传方式让市民了解盗抢、诈骗犯罪的手法,掌握防盗抢防诈骗技巧,以能最大限度减少这类罪案的发生。南海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黎建军等领导出席了活动。
警民互动
网友民警演小品宣传防范知识
昨日现场的舞台上,一个警民联手演绎的防诈骗小品深深吸引住观众的眼球。
“你认识‘大师’吗,听说他神通广大,能替人消灾解难。”剧中,30多岁的阿娟出门买东西,遇见一名自称认识其老公的骗子阿强,两人于是亲热地攀谈起来。交谈中阿强以女儿有病为借口,问阿娟认不认识附近一位神通广大的“大师”。另一骗子阿芬接着出现,称认识“大师”,可以带路。三人随后来到了“大师”的居所,“大师”随后给了“神药”阿强治女儿的病。后来又说阿娟的家人将有血光之灾,要将家里所有钱财交给“大师”作法才能化解,钱十天后归还。阿娟深信不疑,将48000元积蓄交给“大师”,但10天后,“大师”却不翼而飞……
“能参与活动贡献一份力量很开心。”剧中的“阿娟”名叫贺娟,她是一名舞蹈教师,也是南海公安微博和《警视方圆》栏目的忠实粉丝,最近贺娟参演了《警视方圆》里面“每周一招”的模拟场景拍摄,在模拟场景的拍摄中她学习了不少防盗抢防诈骗技巧。昨天阿娟还作为唯一的群众演员参与了活动的小品演出。
“希望大家能将防诈骗的技巧宣传出去,尤其是告诉中老年人。”阿娟表示,自己曾遇到类似的案例,骗子往往抓住事主迷信心理,假冒和尚、尼姑、道士或“算命先生”,称事主家人将有疾病或血光之灾,事主必须拿出一定钱财“作法”才能消灾。广大市民尤其是中老年人、妇女以及疾病患者等,要破除封建迷信思想,相信科学,有病及时到医院治疗,切勿相信“天降灾祸”等迷信之说。
漫画展板八镇街巡回展示
在活动现场,公安部门特别设置了防盗抢、防诈骗的宣传展板以及公安机关“三打两建”成果展供市民参观,同时播放防盗抢防诈骗的DVD供市民观看。
“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能让我们老百姓更易掌握防盗抢、防诈骗的高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防盗抢、防诈骗的宣传展板,这些展板介绍包括多达13种诈骗手法、7种盗窃手法和7种抢劫手法。
只见每一块展板的内容除了介绍案例之外,还插入了生动描述案例的漫画,下面更有“阿sir话你知”作点睛,让市民轻松掌握歹徒的作案手法和防范高招。
市民阿强仔细观看完27块防盗抢防诈骗的宣传展板后说:“里面有一些新型的作案手法自己从没听说过,以后遇到的话就知道该如何应对了。”
黎建军表示,诈骗罪案多发生在农村,为了让更多的村民掌握防盗抢防诈骗技巧,公安部门在本月内将把防盗抢、防诈骗宣传展板带到南海各个镇街作巡回展示。
“如果接到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可在百度输入该电话搜索其所在地,如果是市外电话则可判断其有可能是诈骗电话。”昨日有多名“阿sir”现场为市民支招防范技巧。
“阿sir现场教我们防盗抢防诈骗,这种机会真难得,今天真正掌握了多种防范技能。”市民欢姨说。
特警展雄风威慑犯罪
随着经典谍战电影《007》里的背景音乐响起,8名全副武装的特警出现在舞台右侧高高的塔台上,他们两两一组,沿着绳索快速滑至地面,并顺序排成一列。只见排在队伍最前方的特警双膝略弯,手持防暴盾牌、带领身后的队友缓缓向目标靠近……
“你看!南海特警真威风!”在昨日的宣传活动上,身穿黑色制服的南海特警甫一亮相,便凭借帅气的打扮、敏捷的身姿,成为全场的焦点,他们表演的战术突击更是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
南海公安分局还在活动现场设立了一个警用装备展示区,红色展台上摆满了防暴盾牌、破拆工具、高速催泪器、网枪、泰瑟激发器、防弹衣以及多种型号的防暴枪和狙击枪等先进警用装备。
群众对这些新奇的警用设备兴趣浓厚,不仅凑近展台细细察看,还频频询问其用途。“泰瑟激发器,也就是电枪,能瞬间产生10万伏的电压,持续放电5秒确保目标失去抵抗力。”特警向观展市民耐心讲解道,“而网枪,顾名思义,就是它射出来的子弹是一张网。”
“今天终于一睹‘猛士’的风采了。”不少群众纷纷与南海特警的专用特种车东风“猛士”合照留念。据悉,吨位重、底盘高、轮胎可自动充气是“猛士”的主要特点,它们主要供特警外出执行任务时使用。
分享平台
网友给力晒防骗高招
昨日早上10时41分,活动刚结束,南海公安发出微博:“感谢大家的热情支持!活动圆满结束!谢谢大家!谢谢热情的粉丝们!同时也再次刷新@南海公安微博的新纪录:一分钟678条‘艾特’!亲们,你们好热情!”据南海公安官方微博负责人表示,一分钟678次“@南海公安”创造了南海公安微博的新纪录,南海公安微博这一互动平台将继续与广大群众保持紧密联系。
“如果离家出门就制造有人在家的假象。”现场一观众“晒”出自己的防范招数供大家分享。除在活动现场与警民积极互动,交流防盗抢防诈骗的知识之外,南海公安分局还利用官方微博实时播报活动动态,并通过防盗抢防诈骗分享平台向网友收集防范妙招。
今年6月初,由南海公安微博、南海卫士网建立的防盗抢防诈骗分享平台正式启动。该平台采取公安引导、融媒运作、市民参与的互动形式,引导市民以平民视角,将身边发生的事或者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利用各种载体形式,发到该平台上进行分享。
据统计,目前该分享平台已有近千名网友进行过评论或转发。记者发现,网友们在该分享平台上讨论热烈,纷纷说出自己或者自己亲友与骗子斗智斗勇的经历。
网友“幸福南海”留言称:“不久前,我爸接到一个无显示号码的电话,说把我抓住了,要5万元赎金,不许报警,否则收尸。我爸神色顿失,急忙叫来我妈。幸亏我妈醒目,问是哪个儿子?电话里传来了‘我’被打的叫喊声。我妈一听,根本不是我的声音,于是说马上去银行取钱让他们等等。挂线后急忙打我手机确认安全。”
还有网友在分享平台上贴出反假专家总结的防骗口诀:“陌生电话勿轻信,银行客服问究竟;安全账户子虚有,大额汇款要三思;个人信息顶重要,密码账号保管好;刷卡消费莫离眼,防止盗刷盯着点。”该微博被多人转发。
南海公安官方微博负责人表示,网友将身边发生的事或者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发到微博平台上进行分享后,公安机关将及时发布犯罪伎俩、防范要点,让群众熟知犯罪分子作案伎俩,掌握防范方法,提升防范能力。
多媒体融合助推宣传
作为活动的协办方,昨日本报特别邀请了多名市民记者和@佛山大叔、@灯湖泛舟等微博达人参加活动,本报同时对活动进行了微博直播。
“现场的三打两建、防盗、防抢、防诈骗及公安业务宣传展板,可搬到各镇街城区广场做巡展,使这些便民、利民的宣传面更广更深,使群众对公安工作更了解、对治安环境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受邀的市民记者容铸华认为,该宣传活动发挥了报纸、网络和新媒体的互动作用,有助将宣传活动推向高潮,发挥最大效力,彰显了本报的社会责任。
@儒林儒风拍下多张照片发到微博和相关网站,照片被多名网友转发及评论,他表示活动通过多媒体的融合,将信息发散到每家每户,能让“防盗抢防诈骗”的防范技巧深入民心。
案件分析
九成盗抢诈骗案可自我防范
近年来,随着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广佛同城效应的日益凸显,南海城市化进程全面提速,在城市全方位开放的形势下,人、财、物流动加快,治安趋向多元化、复杂化、动态化,特别是盗窃、抢劫、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类案件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安全感。
据介绍,盗抢、诈骗等街面犯罪约占了南海刑事犯罪案件总数的六成左右。
虽然南海公安机关针对这些犯罪也采取了严打、严防、严控等种种措施,但效果仍然不够明显。有预防犯罪专家指出,超过90%的盗抢、诈骗犯罪能够通过市民加强自身防范来得到控制。在日常生活中,多一份防范就多一份平安,缺乏防范意识、防范技巧,就有可能成为盗抢、诈骗犯罪分子的下一个作案目标。
“很多案件的发生都源于一些人的贪念和麻痹大意,市民了解更多防盗抢防诈骗的技巧,防范意识提高了,便能减少罪案的发生。”南海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黎建军在活动中表示,为了提高群众的防范知识、防范意识,南海区公安分局专门策划了此次以“智慧防范、共创平安”为主题的“防盗、防抢、防诈骗暨创文”系列宣传活动,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巡回展览和户外宣传等多渠道、立体式的宣传,集中展示一些盗窃、抢劫、诈骗案件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和防范技巧。目的就是要让人民群众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自觉做好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减少被侵害的几率。
黎建军同时表示,诈骗类案件多发生在村居,防盗抢防诈骗的活动宣传下一步将深入到南海各个镇街、村居,进一步强化居民的防范意识。
撰文/珠江时报记者 黄嘉俊 见习记者 谌融 通讯员 温庆祥 虢军
摄影/珠江时报记者 方智恒 市民记者 荣铸华 陈国斌 杨烨 高桂英您是第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 2008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
佛山市南海区信息网络中心制作及维护 技术支持:北京美髯公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公安备案编号:4406053110511 粤ICP备091028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