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政府的各项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实施“重心下移”和“重心转移”的工作战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创出了许多具有南海地方特色的经验和做法,多次受到省、市、区各级领导的批示、肯定和表扬,并在有关研讨交流会上推广。人民调解、非公领域律师所党建、法制宣传、法律援助、公证工作、公职律师、律师管理、基层司法所建设、行风建设、参与维护社会稳定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多项工作走在省、市、区前面,多次被评为先进(优秀),获得各级领导批示、肯定和表扬。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局坚持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司法行政队伍的成效体现。
一直以来,我局坚持把队伍建设摆在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想方设法抓好班子建设、增编招录、教育培训、制度管理、考核考察、环境氛围等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
一是从“龙头”抓起,不断加强班子的先进性建设和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使班子成为带领队伍不断开创南海司法行政新局面的坚强领导核心。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各项党风廉政规定。领导班子围绕大局科学决策。如在推进新村镇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背景下,及时调整工作战略实施“重心下移”和“重心转移”,转变基层法律服务所工作重心;针对南海的矛盾纠纷大部分发生在农村的状况,提出大力加强农村普法工作,形成了南海以农村为普法重点的特色做法;提出人民调解工作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司法所“立所之本”,并大力推进在工业园区、外工村、专业市场、行业协会建立新型调解组织;探索公益性法律服务的路子等,均取得了明显成效。司法行政职能部门在五星级南海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现。
二是在人员招录、管理、培训等各个环节中,做到解放思想、创新措施。如在2006年,我局为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在取得区编委支持下,首创设置专职调解员职位,通过选调方式从行政执法部门选调了8名有工作经验、法律专业毕业的人员分派到8个司法所,建立了专职调解员队伍;2007年,为解决基层法律服务人员短缺问题,在区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局从社会上招聘了17名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的技术合同工,分派到各基层司法所专职从事法律援助和协办公证工作,解决了基层法律服务队伍无编制、无人员的问题。两项大胆尝试,得到省厅党委书记、厅长陈伟雄的肯定和批示。
三是采取多项措施“活化”队伍。如下派干部到基层任职,基层司法所人员到局机关或公证处实践,事业单位干部和局机关科室(部门)干部交流轮岗;建立激励制度,鼓励干部业余参加高层次学历学习,鼓励参加司法考试,打造“学习型”队伍;充分使用中层领导职数和非领导职数,实行竞争上岗,注重实绩考察,不拘一格选贤任能,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在干部队伍中造就了一种干事创业的人文环境。
四是实行多种形式的干部培训。坚持每年抓各层次的培训,各种培训贯穿在全年的工作之中。司法所长的培训班,采取以会代训、经验交流等形式;全局干部职工的培训,采取请高校教师来授课的形式,课程内容涉及到法律专业、心理健康、音乐艺术、国际国内形势等方面,公证处每年自办公证人员的业务培训两次以上,法律援助处每年坚持举办基层法援人员的培训班、信息员培训班;对全区人民调解员实行“三统一”(统一教材、统一教员、统一时间)的培训形式,2006年至今培训人民调解员7800多人次。这些培训,对提高各层次人员的综合素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五是灵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把人文关怀贯穿其中。局长坚持每年和中层干部谈心一次以上;政工科每年都对司法所领导任职情况进行考察。政工领导长期坚持有针对性地与干部职工个别谈心。局领导班子加强与各镇(街道)领导沟通联系,加强与区直领导和部门的联系,为干部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局领导班子坚持“司法局是律师的家”的宗旨,为律师执业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大大增强了律师的归属感。除此之外,我局还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体育活动,举行篮球赛、羽毛球赛、趣味运动会、太极拳学习班等,使干部职工之间的交流沟通得到加强,增强了凝聚力和认同感。
近年来,由于采取的措施得力,我局队伍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6年,我局行风建设被南海区评为优秀等次。2006年至现在,队伍中有45人次获全国和省市区的表彰,有28批次的集体获省市区的表彰。如有1位局领导家庭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7名干部荣立“个人三等功”,7个司法所和局机关科室、部门荣立“集体三等功”,区司法局被区委、区政府授予“2006-2008年综治工作先进单位”,等等。基层司法所的工作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肯定,如狮山司法所2007-200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狮山镇29个单位中5个绩效与作风优秀单位之一。更为可喜的是2007年至2008年两年来有5位同志被提拔到区、镇部门领导岗位,有4名同志被抽调到镇(街道)的重要部门工作。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 2008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
佛山市南海区信息网络中心制作及维护 技术支持:北京美髯公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公安备案编号:4406053110511 粤ICP备091028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