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狮山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南海狮山
站内搜索
应急预案
狮山镇大型体育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来源:狮山  发布时间: 2012-11-12

 

1总则

  1.1编制目的

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及时、有效处置本辖区内体育赛事或群众体育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事件,最大程度地减轻损害,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方针、原则

     遵循居安思危、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的指导方针;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统一指挥的原则,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协作、规范有序、资源统筹、信息共享、反应迅速的工作机制。

    1.3 编制依据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以人为本”和“和谐平安”的方针,依照区、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上级有关《体育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4 适用范围

    预案适用于在本镇行政区域内举行的镇级较大型体育赛事和群众体育活动。(参赛运动员达到50人以上或观众达到500人次以上的综合、单项体育比赛活动。) (参与群众或观众达到300人以上的群众体育活动)

    2组织体系

   2.1职责划分

  体育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职责划分是:举办单位或部门负责体育赛事或群众体育活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组织领导工作。镇宣传文体办配合承办单位或部门做好体育赛事或群众体育活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工作。体育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委员会负责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

   2.2领导小组

  在镇应急办统一领导下,镇宣传文体办配合承办单位或部门做好成立体育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镇体委主要协调组织指挥本级应急预案的运行及应急响应行动;监督体育赛事和群众体育活动应急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协调、研究、解决突发事件中的重大问题;向镇应急委员会报告情况。

  镇宣传文体办(体育)应急工作小组组长为宣传文体办主任,副组长为宣传文体办常务副主任,成员由涉及应急处置工作的单位或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2.3领导小组下设机构

  镇宣传文体办(体育)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事故调查、情况报告等3个小组,具体职责为:

  综合协调组负责审查体育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的工作预案,并提出意见;落实本预案的预防预警、信息传输、应急响应等工作,监督检查活动组委会工作预案的落实工作,协调组委会与相关部门的工作衔接,向镇应急办报告情况。事故调查组负责协助事故调查机构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情况报告组负责与新闻等部门的沟通,并确定对外新闻宣传的口径,组织新闻宣传。

   2.4组织委员会

   体育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举行前,在镇宣传文体办和承办单位或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大型体育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具体负责赛事及活动的管理。

    组委会具体负责当次活动应急工作预案的制定、预防预警信息的收集整理、综合分析,信息的上传下达,调查、评估突发事件原因,汇总应急工作情况,整合资源,协调工作进程,授权现场指挥机构进行应急处置工作。

   2.5现场指挥机构

   在组委会的授权下,举办单位与承办体育赛事或群众体育活动的单位成立现场指挥机构。 现场指挥机构具体负责体育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突发公共事件预防预警信息的采集和传送;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工作;快速处置和控制突发的公共事件;及时向组委会和镇应急委员会报告情况,并根据事件态势,提出解决方案和需要使用的资源等。

  现场指挥机构应根据应急工作需要,下设综合协调、安全保卫、救援、事故调查、善后处理、新闻宣传等工作机构。

    2.6救援和保障机构

   以镇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为主体成立救援和保障机构,主要包括公安、消防、交通、卫生、通讯、电力、供水等部门。

  救援和保障部门根据应急工作任务要求,针对体育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中可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需要,研究制定相应的应急工作预案,调配可用资源,提供应急保障,落实救援措施,全力配合组委会和现场指挥机构的工作,迅速组织实施应急救援保障工作。

  3预防和预警机制

  3.1活动审批

  举办全镇性运动会、全镇全民健身运动会、全镇学生运动会、全镇老年人运动会等综合性运动会,须报镇政府批准,举办其他体育竞赛或群众体育活动,应当根据《全国体育竞赛管理办法(试行)》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治安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报镇宣传文体办备案。

   3.1.1安全保卫

   组委会下设安全保卫部,安全保卫部在组委会授权下具体履行安全保卫职责,负责制定和部署安保方案、应急预案,落实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措施。组委会负责人为安全保卫工作第一责任人。落实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措施。组委会负责人为安全保卫工作第一责任人。

   3.1.2信息员

   体育赛事或群众体育活动应根据自身特点在治安、保卫、消防、交通、气象、公共卫生、场地设施安全等方面分别确定专职信息工作人员,信息员负责相应领域内预警信息的采集和汇报。

   3.1.3信息采集

   体育赛事或群众体育活动具有参与人数多、社会影响大、人流密集等特点,组织体育赛事或群众体育活动的主办单位、承办单位要具备信息采集的能力和条件,建立并完善预警信息工作网络和信息采集工作制度。

   3.1.4信息分析与风险分类

    根据活动特点、规模、规格及风险程度 (: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及负面影响),确定和发布预警信息类别。预警信息原则上分为四类:

  (特别重大的体育活动):如综合性运动会或人员密集、规模庞大的群众体育活动相关信息。

  (重大的体育活动):涉及使用枪支、弹药和高危环境条件的体育活动相关信息。

  (较大的体育活动):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或单项体育活动相关信息。

  (一般性体育活动):规模较小的体育活动,如非热点项目单项比赛或人员活动相对分散的群众健身活动相关信息。

   3.1.5信息报送

  预警信息按应急工作组织程序逐级汇报,报送信息要及时、准确、客观、真实,保障应急工作信息在应急体系和指挥机构中正常运转,对重要的突发事件信息要随时报告,镇宣传文体办(体育)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接报后要及时报告镇政府。

   3.2预防预警行动

   3.2.1行动方案

  组委会认真履行应急工作职责,按照本预案工作原则和要求,督促落实安全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配合公安、卫生、体育等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可能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3.2.2行动重点

   防范大规模观众骚乱、人员踩踏伤亡、爆炸、火灾、建筑物倒塌是大型体育赛事或群众体育活动预防与应急工作的重点。

  3.2.3场所设施

   大型体育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场所接纳人员不得超出该场所设计或有关部门核准的人员容量,场地、建筑、通道、设施、环境必须符合国家公安、消防、卫生有关安全要求,保证人员紧急疏散和抢险、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的需要。

  3.2.4协调运行

  根据体育赛事或群众体育活动可能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及特点,组委会组织协调有关方面认真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对各项应急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保障应急组织人员到位、措施有利、救援物资充足。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

  4.1.1等级分类

  根据本预案适用范围,按可能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和危害程度由高到低划分为四个等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表示。

   :即大规模人员踩踏、体育场馆倒塌、爆炸、火灾、造成死亡1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安全事件。

  : 即大规模人员踩踏、体育场馆倒塌、爆炸、火灾、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的,或枪支、弹药遗失等重大安全事件。

   :即群体性骚乱事件、有人员伤亡等较大事件。

   :即人员受伤、被困或10人以上食物中毒等事件。

  4.1.2响应程序

  体育赛事或群众体育活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程序,按逐级负责、属地管理、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做到组织严密、快速反应、措施果断、稳妥处置。

  在应急响应的同时,要注意突发公共事件可能产生的关联事件,并争取提前对涉及领域和有关部门发出预警信息,以避免次生、衍生或耦合突发事件的出现。

     4.2通讯

  4.2.1相关资料

  建立完备的体育赛事或群众体育活动应急工作组织机构、指挥系统、通讯系统等相关资料,内容包括:组委会组织机构名单、值班联系电话;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组织应急救援人员联系电话;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主要项目管理机构应急咨询服务电话;体育场馆简介、平面布置图示、重要基础设施分布简图;人员疏散和逃生路线、安全导向标志;消防设施配置图;相邻环境、周边地区单位、住宅、体育场馆附近交通道路图示等。

   4.2.2通讯方式的公布

   应急工作通讯簿应配发给每个组织机构和指挥层次,其中安全保卫负责人的通讯方式要印在赛事活动的秩序册上或在体育场馆的显要位置公布。

   4.3信息报送

   体育赛事或群众体育活动的主办单位、承办单位或体育场馆在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时,要明确常规信息、现场信息采集的范围、内容、方式、传输渠道和要求,以及信息分析共享的方式、方法、报送及反馈程序。

    4.4医疗卫生

   在举办规模大、周期长、参加人数多的体育赛事、群众体育活动前,要主动与卫生部门联系,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制定医疗卫生保障方案,落实卫生医疗具体措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医疗救治和卫生应急处理,保障活动期间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4.5安全防护

      4.5.1危险目标与危险区

   体育赛事或群众体育活动中突发公共事件时,现场指挥机构要在第一时间内快速反应,准确判断事件性质,确定危险目标和区域,划分危险区和安全区,迅速设立隔离区(),部署和实施应急保障方案,采取果断安全措施,对在危险区域的人员及重要物资进行紧急施救。

    4.5.2群众人身安全

    处置大型体育赛事或群众体育活动中突发公共事件,首先要保证群众的人身安全。疏散现场群众要按照预案规定的安全方式、方法、路线进行,要有专人指挥和引导,积极维护和保障现场秩序。对身处危险区域的人员须采取紧急救助措施,实施救援同时要注意掌握现场人员情况、及时清点人数,防止遗漏。

    4.5.3应急人员安全

   按照应急预案任务分工,应急工作人员进入和离开事件现场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和应急处置程序,服从现场指挥调动,有组织、有秩序地开展工作,避免或减少应急工作人员出现伤亡事故。在有火灾、爆炸的现场环境区域,须有安全保护措施,应急工作人员防护装备和器材应达到防火、防爆、防毒、防化安全要求。

   4.6社会力量

   体育赛事或群众体育活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社会力量的参与,应根据应急工作的实际需要,由镇人民政府决定。按有关规定和组织程序进行动员,明确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工作的范围、方式和任务。

  4.7调查与评估

   突发公共事件的起因调查与检测、损失与影响、应急处置效果的评估工作是体育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的既定程序。组委会负责调查评估的组织机构在对事件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公安、司法勘查认定和专业部门技术鉴定,综合事件的起因、发生及终止情况,做出客观、真实、全面的调查评估报告。

    4.8新闻宣传

   有全镇性影响的重大体育赛事和群众体育活动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宣传工作,在镇委、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镇宣传办组织宣传。

    4.9应急结束

  体育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工作应确定事件结束的指标,符合结束指标时,积极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公开发布相关的信息。

         5应急保障

    5.1基础保障

  组委会应与气象、通信、电力、供水等保障部门协调确定应急工作基础保障方案,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必备物质保障。主办、承办体育赛事活动的部门(单位)须明确和落实应急工作专项保障资金,建立严格的应急保障金使用管理制度,保证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

  5.2救援保障

  组委会应与公安、交通、消防、气象、卫生防疫等部门协调确定救援工作保障方案,根据不同类型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确定所需的人员、设备、物资、交通运输工具,落实应急队伍、应急物资装备、应急处置保障措施。

  5.3交流、培训

  5.3.1公众信息交流

  组委会应在最大限度上公布有关信息,包括接警电话、相关部门、应急法律法规、事故防患和自救互救常识等。

  5.3.2培训、演练

  组委会应根据常见和可能突发的事件性质特点确定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地演练,提高协调配合、快速反应、应急处置技能和整体应对水平。

  6后期处置

  6.1善后处理

  组委会应根据事件特点确定善后工作程序,成立善后工作小组。

  6.2总结报告

  组委会应在应急工作结束后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形成总结报告,全面查清事件起因,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

  7附则

  7.1预案的制定

  本预案主要从总体方面进行了概括。各项体育赛事或大型群众体育活动的组委会要根据本预案确定的原则和规定,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每个体育赛事和群众体育活动制定具体、详细和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

  7.2预案的更新

镇宣传文体办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本预案,以保证预案的前瞻性和科学性。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的相关部门要注意了解突发公共事件的新种类、新变化、新特点以及应急措施的新技术、新方法等,并能结合实际情况,举一反三,不断完善预案。

 

 

狮山镇宣传文体办公室

0一二年十一月十二日

 

 

南海狮山
| 政务信息 | 企业服务 | 公众服务 | 互动交流 | 走进狮山 |

粤ICP备09102853号 网站公安备案编号:200501A0085
举办单位: 南海狮山政务信息网 技术支持: 佛山市南海区信息网络中心制作及维护
建议使用分辩率 1024*768 、 IE5.5 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