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人民法院
当前位置首页>>法院信息>>新闻速递

珠江时报:“8+1”模式破解案件“执行难”

发布时间: 2012-02-08部门:法院

撰文/记者 邱健 黄嘉俊  通讯员 张尚谦 卢柱平

核心提示:被执行人在监狱服刑的情况下,王某军向法院申请执行后,三个小时就拿到了执行款,这是南海法院今年创新执行机制——把全部审理案件交由八镇街法庭执行的属地执行模式牛刀小试的实例。

    在案多人少的情况下,南海法院经过一年半的探索,在今年11日起全面实行属地执行模式,提高执行效率与效果,让执行人尽快拿到应得的赔偿补偿,从机制上探索破解执行难,为南海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上描下浓重一笔。

》案例

立案执行3小时领到赔偿款

    1月12,对于外来务工者王某军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他申请的执行案件创了一个记录:上午9时立案,中午12时还未到,他就领到了5900多元应得赔偿。

    王某军说,2011811晚上,他在宿舍与工友孔某因琐事发生口角,进而互殴,他的2个牙齿被打掉,构成轻伤。

    去年1222日,南海法院依法判决孔某有期徒刑并判处孔某向王某军赔偿5926.8元,孔某服刑后并未支付赔偿款项。

    今年111日,王某军到法院申请执行。112上午9时,执行法官黄成昌收取该执行案后,立即与丹灶法庭以及丹灶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相关人员一起到王某军所在工厂了解情况,发现孔某案发后仍有工资未有领取。执行人员立即与孔某的亲属取得联系,并说服厂方积极支持配合,厂方负责人当即把5926.8元执行款交到黄成昌手中,其中部分执行款为厂方垫付。

    黄成昌立即通知王某军到该厂收取赔偿款,此时还不到中午12时。

    王某军在领取赔偿款后激动地说:谢谢法院对我的帮助。

    》探索

    从集中执行到属地执行

    近几年,南海法院收取的执行案件在1万件以上,而执行法官和辅助人员仅40余人,人均办案数居全国基层法院前列。

    原来,执行案件统一由法院执行局执行,当事人分布在各个镇街,而执行局设在桂城,执行法官每到镇街尤其是与桂城距离较远镇街,不仅路途遥远费时,而且还不熟悉当地的地形,和相关单位的沟通也相对缺乏,因而执行效率难以提高。

    “南海是全国少有的、每个镇街都设有法庭的县(区)之一,基层法庭的工作人员与镇街各部门、村(居)委沟通也非常密切,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对当地地形也非常的熟悉,扬长避短推进执行工作一直是法院党组思考的出发点。南海法院相关负责人说。

    因此,在2010年下半年,南海法院开始推行有限制的属地执行模式,桂城、大沥、狮山、西樵四个法庭审理的案件由该四个法庭去执行;而在去年,这一模式扩大到八个镇街法庭。但法院本部各法庭审理的案件仍由执行局负责执行。

    属地执行使执行人员就近执行,减少花费在路途的时间。而且当事人不用在镇街与区法院之间来回奔跑,大大节省了时间。

    实行有限制的属地执行模式后,南海法院去年的执行到位率同比上升18%,而执行投诉率明显下降。

    “我们在立、审、执分离的大原则下摸着石头过河,探索一种适合南海实际的执行机制,最终在今年开始实行南海法院审理的案件全部下放到镇街法庭执行。该负责人说。

    》机制

    “81”模式提高执行效率

    “法院将执行下放到法庭,在便民的同时,极大保障了申请人权益。高志富律师长期代理西樵地区的案件,他表示,由于被执行人通常是本地人,与当地人都很熟悉,因此多数都会特别注重本地声誉,而执行法官在当地,可以随时直扑被执行人的住处,人民法庭负责执行工作具有天时、地利、人和,增加了被执行人在各方面产生压力。

    南海法院该负责人说,此项探索的最终目的是发挥地缘优势,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从上述的案例可以看到,正因为基层法庭执行人员与基层部门、村(居)沟通密切,执行联动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执行才能这么顺利。执行工作下放后,人民法庭既要审案,又要负责对所审案件的执行,因此法官在审理案件的时候,会更加注重财产保存工作,使财产保全、审判、执行三者有机结合,为后来的执行打下很好的基础。

    目前,南海法院的属地执行形成“81”的模式,就是一个执行局加上八个镇街法庭的执行小组。执行局将执行权下放后,对全区案件执行进行指导、统筹和协调,同时负责与兄弟法院间委托与被委托案件的执行以及四查、纠纷裁决,与八个镇街法庭执行小组形成相互监督、制约,确保阳光执行

    该负责人说,目前法院还采取部门联动机制,与房管、国土、银行等合作,通过网端查询到被执行人的土地、房产等信息,将获取的信息交给执行人员,各部门协力破解执行难,尽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各方观点

    利于执行 方便群众

    梁锦耀(律师):执行工作下放到法庭后,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一点是执行人员能及时掌握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执行人员通过走访询问知情人员,以获取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为执行提供帮助。

    此外,当事人想要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能就近直接到法庭找到执行官,大大方便了群众。

    找到被执行人的成功率更高

    朱振宇(南海法院执行局副局长):以前在执行局常碰到一种情况:九江、西樵等离桂城较远的镇街的当事人在路上碰见被执行人,当事人打电话让我们过去拘留被执行人,但往往由于路途遥远,到了那个地点就找不到被执行人,扑了个空。

    现在我被分配到大沥法庭负责执行工作,由于被执行人就在大沥,我们在大沥出发,找到被执行人的成功率也高很多。此外,很多案件都通过法庭审理,执行人员对案件的情况也比较了解,对被执行人也有一定的了解,能减少一些不稳定因素。

    》专家点评

    破解执行难的实质性行动

    文强(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博士):将执行工作下放到8个镇街,这是司法为民的体现。相比于周边部分区,南海地域较广,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分布在各个镇街,如果在镇街法庭执行,群众就更加节省时间,诉讼的方便程度就大大提高,可见南海法院此举是从便民的角度出发。

    此外,执行难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执行权下放镇街法庭,是南海法院破解执行难问题的实质性行动。法庭执行人员对辖区的各种情况熟悉,执行起来往往及时到位,无疑对提高执行效率起到积极作用。

 

南海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