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0410111344030904459 | ![]() |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
![]() |
2012-03-14 | ![]() |
南府办〔2012〕59号 | |
![]() |
关于印发《2012年佛山市南海区“企业服务年”计划纲要》的通知(南府办〔2012〕59号) | |||
![]() |
经济管理 企业 计划 通知 | ![]() |
第12期 |
南府办〔2012〕59号
关于印发《2012年佛山市南海区
“企业服务年”计划纲要》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局以上单位:
《2012年佛山市南海区“企业服务年”计划纲要》业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三月十四日
2012年佛山市南海区“企业服务年”
计划纲要
根据市委、市政府“企业服务年”和“服务企业暖春活动” 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对产业和企业的引领和扶持,完善企业服务机制,帮助企业应对面临的挑战,努力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我区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特制定本计划纲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中枢两翼,核心带动”发展战略部署,以“携手创新助转型,分类服务促发展”为主旨,以解决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统筹区内职能部门的力量,集聚社会资源,统一部署,统一安排,建立起系统化、常态化的企业服务工作体系,根据不同类别企业的需求分门别类为企业提供主动的、靠前的服务,营造全社会扶持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我区企业发展再上新水平,实现新突破。
二、工作目标
通过“企业服务年”活动的开展,创新服务载体,优化服务质量,拓展服务形式,探索建立起政府为企业服务的长效工作机制,使企业服务工作形成系统化、制度化、常态化,促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新提高,企业规模和实力有新提升,内外源经济有新发展,实现政府服务水平与企业转型发展的双提升。
三、工作思路
采用“企业分类服务”的原则,按照企业的性质、规模以及技术状况将全区企业分五类,即大中型企业、小微型企业、拟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外向型企业,各类企业服务重点各有侧重:
(一)大中型企业。重点推动大中型企业品牌提升、管理优化、总部建设,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小微型企业。重点提供市场开拓信息、法律政策咨询,解决融资难问题,帮助企业创建自主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助力小微型企业成长。
(三)拟上市企业。以实施企业上市梯队培育工程为重点,建立上市绿色通道,理顺和解决上市后备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帮助企业解决上市募投项目各方面的需求。
(四)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帮助高新技术企业解决人才引进和培养、技术科研平台建设问题,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对接,力促科研成果产业化,帮助推广与开拓新产品市场。
(五)外向型企业。宣讲、解读法律政策,提供进出口通关便利,引导企业积极应对贸易壁垒,帮助外商投资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创建自主品牌。
四、工作内容
(一)行政提效及政策咨询服务
1.贯彻实施国家、省、市和区有关事权下放工作的规定,进一步简政放权,完善行政审批管理系统,推广网上办事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2.汇编各级政府法律政策成册发至企业,举办“法律政策下基层”活动,宣传解读扶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普及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提高企业依法经营的意识和用足用活政策的水平。
3.依托南海“一点通”、企业微博群、中小企业服务日等服务平台,建立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与企业沟通交流机制。
4.建立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绿色通道机制,着力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二)投资融资服务
1.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银政企以及行业协会的对接,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出台金融新产品,加大服务我区企业融资的力度;增加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专项资金的投入,鼓励各类担保机构扩大对中小微型企业的服务,扩展企业的受惠面。
2.依托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重点引进私募创投、风投基金、融资租赁等创新型金融机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信托等新型融资方式,引导企业采取股权出资、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质押的方式融资,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3.进一步完善企业上市服务机制,实施企业上市梯队培育工程,促进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
4.开展征信知识宣传,推动企业和社会信用环境建设。
(三)人才及管理优化服务
1.贯彻实施“蓝海人才计划”和落实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依托“创享家”、“人才之家”等载体,积极引进产业高端人才和人才团队,鼓励优秀创业团队来我区创业。
2.实施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建立广东民营企业家培训学院南海基地等培训载体和培训渠道,发挥“精英点子会所”、粤苏“4+4”青商(企)合作联盟峰会的作用,提升企业的综合素质。
3.借助各级政府部门的资源以及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服务机构合作,积极开展包括精益化管理、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市场开拓、品牌推广、应对贸易摩擦等方面的培训和合作,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核心竞争力。
4.加大企业员工的培训,引导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人文关怀,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5.加强与厂企的联系,搭建企业与求职者的就业服务平台,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
(四)品牌及标准化建设服务
1.深入实施品牌带动提升工程,开展“品牌创建进企业”活动,引导企业提升质量标准水平,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创建自主品牌,鼓励小微型企业注册商标,着力培育一批金融、制造、流通、文化旅游、农业品牌;研究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区域品牌标准,推广以集体商标为载体的区域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经营效益,打造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相辉映的南海品牌产业群。
2.构建南海技术标准战略网络平台,开展工业设计走进产业集群活动,促进设计与制造有效融合。组建新光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指导企业建立先进标准体系,主导或参与制定地方、行业和国家标准。
3.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积极开展打假打私活动,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五)市场拓展服务
1.把握国家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着力瞄准需求容量大、消费动力强的省份以及二线城市的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广东产品全国行”、中博会、文博会、农交会等活动,鼓励和扶持区内行业协会组团参展参会,帮助企业积极拓展国内市场。
2.加大政府采购新兴产业新产品的力度,推广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创新示范应用工程;结合广货全国行,协助推动新兴技术和产品开拓国内市场,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占领市场制高点,创造消费,引领市场。
3.加强对国际贸易壁垒的研究,引导企业积极应对贸易壁垒;发挥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的引导作用,利用广交会等各类出口平台,扶持企业“走出去”,深度开发欧美日等传统市场,大力开拓东盟、非洲、印度、中东等新兴市场,帮助企业加快开拓国际市场步伐。
4.促进对外贸易便利化,改善监管模式,提高通关效率,推动外汇管理改革。建立企业办理出入境手续便捷通道,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便利。
(六)自主创新及转型升级服务
1.深入实施“雄鹰计划”和“选种育苗”计划,加快产业孵化器建设,引导企业与中科院、高校、科研机构进行科技成果对接;建设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广行业共性关键技术、节能减排技术、行业标准。
2.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帮助企业创建各级研发中心以及院士工作室、博士后工作站、特派员工作站等研发机构、省级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实力。
3.加快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应用,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引导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4.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强化创新推动传统集群转型升级;以广东新光源产业化基地、广东新材料基地、中科院南海生物医药产业中心、氢源技术国家工程中心华南分中心(新能源华南基地)为重点,支持基地内产业链发展和平台建设,促进产业链向技术和市场两端延伸,培育发展高端化的新兴产业集群。
5.引导制造业主辅分离,发展现代物流、工业设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五、组织保障
坚持以政府引领、部门联动、企业参与为主要方针,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确保“企业服务年”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一)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佛山市南海区“企业服务年”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督促、协调各项工作计划的实施。设立佛山市南海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专业服务。各镇(街道)、有关部门要成立相应的服务机构,配备专业服务队伍,落实责任制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推进。
(二)明确工作职责。由区经济促进局(经贸)根据本计划纲要牵头制定实施方案,各部门根据分工组织实施,区政府开展阶段性督促检查。
(三)加大政策支持。在贯彻落实国九条、省56条以及市、区现有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我区的实际,研究出台新材料及生物医药等产业扶持政策,继续完善推进品牌创新扶持奖励办法、都市型产业载体认定管理办法等文件,扶持传统企业做优、做强,新兴企业做实、做大。
(四)加强舆论宣传。加大“企业服务年”的宣传力度,关注创业创新、管理优化、转型升级、诚信经营等企业成功经验,重点推介南海优秀企业家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解读法律政策及热点问题,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舆论氛围。
主题词:经济管理 企业 计划 通知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秘书科 2012年3月15日印发
CopyRight © 2009-2010 by Nanhai People`s Government of Fosha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