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
工 作 报 告
——2013年1月15日在佛山市南海区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院长 李声让
各位代表:
我代表南海区人民法院,向大会作2012年度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坚持公正司法,维护法律权威
一年来,共受理案件33282件,办结案件30004件,结案率为90.1%,办案法官年人均结案312件。
——依法履行刑事审判职能。配合推进平安南海建设,共审结刑事案件3236件,同比上升35.3%。认真开展“三打两建”工作,共审结“欺行霸市” 等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案件734件1163人、“制假售假”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案件221件333人、“商业贿赂”等贪污贿赂案件31件35人,取得较好成效。
——依法履行民商事审判职能。平等保护社会主体的合法利益,依法保障公平竞争市场机制,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16544件,结案标的48.2亿元。推进民商事案件专业化审判,统一裁判标准,提高办案质效。
——依法履行行政审判职能。贯彻落实依法治区方略,共审结行政诉讼案件191件,同比增长21.7%。建立健全涉民生类行政非诉执行案件的绿色通道,加快审查并裁定准予执行涉工人工资、外嫁女等行政非诉执行案件1609件。
——不断加强和改进执行工作。加大执行力度,深化“人民法庭属地执行”模式,结合基层实际开展执行工作,共执结案件10023件,执结到位标的7.03亿元。强化执行措施,加强执行联动机制建设,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媒体、网络公布“老赖”黑名单,限制失信被执行人贷款、高消费等行为,提高执行工作实效。
二、深化能动司法,保障和谐稳定
——服务地方中心工作。发挥审判职能,服务和保障地方中心工作依法开展。配合全国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针对群体性欠薪现象提出法律意见,妥善处理“欠薪倒闭”群体性纠纷24宗,涉及工人2687名,协助发放工资2711万元。配合“雄鹰计划”、“植产兴业”工程的推进,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商会、协会等工作联动,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法律引导,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融入综治维稳大局。完善“巡回法庭”、“法官工作室”、“诉前联调工作室”等平台,发挥司法职能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建立案件信访风险评估预防机制,加强源头防控,依法妥善处理“悦亚汽车案”、“南海机床厂案”等一批较大影响案件。
——积极参与社会建设。针对审判工作中反映的突出社会问题,向相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43份,得到积极回应。与媒体、社区共建普法合作机制,开设“法制园地”专栏,组织“送法下村居”、“送法进企业”、“送法入校园”等活动,共同营造法治氛围。深化未成年罪犯和缓刑犯帮教工作,配合推进社区纠正,预防和减少再犯罪。
三、践行为民司法,维护民生权益
——完善诉讼服务。建设全省基层法院首个“诉讼服务中心”与“诉调对接中心”,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和多元化纠纷解决途径,方便群众解决纠纷。
——维护民生利益。注重“调判结合”,加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婚姻家庭等涉民生类案件的审理,兼顾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对涉及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赡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等案件,优先执行,确保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加强司法救助。依照法律程序和政策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当事人依法减、缓、免交诉讼费139万元,帮助符合救助条件的67名申请人申请和发放救助金 137万元,传递司法人文关怀。
四、坚持廉洁司法,提升队伍素质
——狠抓司法廉政建设。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坚定干警的宗旨信念。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司法廉政监督,增进监督实效。重视司法作风建设,深化文明司法,树立司法形象。
——加强法院队伍管理。加强管理意识,发挥集体智慧,重视干警主体作用,确保各项工作不脱离干警、不脱离实际。重视干警素质培养,结合院校教育与实务教育,提升干警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司法能力。设立科学指标,完善绩效考核,提升队伍活力。
——推进法院文化建设。突出司法特色,倡导创新思维,培育先进法院文化。突出文化引领,举办司法论坛,开展文体活动,完善文化平台,满足干警文化需求,提升干警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五、推进司法公开,自觉接受监督
——落实司法公开。落实公开审判,完善人民陪审员参审制度,畅通门户网站、微博等网络平台,拓宽当事人诉求表达和民意沟通渠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接受人大监督。认真开展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工作,邀请代表、委员参与“法院工作百场评查”、“改革创新百场座谈”系列活动,向区人大常委会作关于“量刑规范化”的年度专项汇报,增进代表、委员对法院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高度重视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
各位代表,通过一年的努力,我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是:
——司法公正得到体现。近九成上诉案件得到上级法院维持,“二审改判发回重审率”指标值优于全省法院排头兵指标,审判质量得到保证。“结收案比”(即年度含旧存的结案数除以年度新收案件数)达101.5%,首次超过百分之百,审判效率有新提升。
——办案效果得到彰显。超过50%的民商事案件通过调解或撤诉方式解决,“弃婴门事件”、“小悦悦案”等一批社会关注纠纷通过诉前联调方式得到妥善解决,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司法公信得到提升。通过“诉讼服务中心”和“网络发言人平台”,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和判后答疑135次,发布工作信息75条,近七成普通程序案件有人民陪审员参审,85%以上的案件息诉服判,当事人和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更加理解和支持。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区委的正确领导,区人大的有力监督,以及区政府、政协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法院,致以衷心的感谢!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新形势下干警的司法能力建设、审判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等有待加强;办案压力大、干警晋升激励机制相对滞后等问题,制约着法院工作的科学发展。对此,我们将认真对待,积极加以解决。
2013年我院工作总体目标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五位一体”总布局,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推进我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服从党的领导,接受人大监督,切实提高法院工作的领导力和执行力。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司法作风建设,推进法院文化建设,弘扬“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
二是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坚守公平正义的司法工作生命线,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审判职责。完善办案工作机制,推进信息化建设及其应用,提升法院整体工作水平。
三是贯彻落实司法为民宗旨。继续完善诉讼服务,方便群众诉讼。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促进基层矛盾化解。完善司法公开和司法民主,拓宽信息公开和民意沟通渠道,确保司法公平与司法公正。
四是保障地方和谐稳定发展。坚持依法办案与服务大局并重,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联动社会力量,服务地方社会建设,助力社会管理创新。
各位代表,党的十八大为法院工作指明了方向,南海新一轮的蓬勃发展对我院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院将继续真抓实干,务实进取,为我区实现赶超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