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南海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 2010-06-09 发布单位: 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统计)

南海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南海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应对宏观经济急剧变化的挑战,强势推进节能减排,优化产业结构,化危为机,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均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1542.2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15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951.29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561.78亿元,增长20.1%。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6.0%,批发和零售业增长22.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6.0%,金融业增长22.1%,房地产业增长46.5%,其他服务业增长10.1%。人均生产总值73778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增长13.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1.4%。其中:非食品价格下降2.5%;服务项目价格下降2.1%;消费品价格下降1.2%。

 

表1: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

类别

价格指数(%)

比上年升降

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98.6

-1.4

非食品价格指数

97.5

-2.5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97.9

-2.1

消费品价格指数

98.8

-1.2

一、食品

100.9

0.9

二、烟酒及用品

101.9

1.9

三、衣着

98.7

-1.3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2.4

2.4

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99.1

-0.9

六、交通和通信

98.7

-1.3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0.1

0.1

八、居住

88.9

-11.1

全社会从业人员数164.77万人,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新兴产业体系薄弱,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城市雏形刚刚出现,有待进一步提升壮大;社会治安、环境整治等方面还需加强。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362亩,与上年持平;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04700  亩,增长48.9%;花卉播种面积46977亩,增长20.4%;其他作物播种面积576454   亩,增长3.5%。

全年粮食产量7308吨,增长4.3%;油料产量339吨,与去年持平;蔬菜产量813038吨,增长24.5%;水果产量9577吨,增长54.9%。

全年肉类总产量7.95万吨,增长4.6%。其中猪肉产量3.54万吨,增长2.9%;禽肉产量4.39万吨,增长5.8%;全年水产品产量155177吨,增长0.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生产法)1034.96亿元,增长9.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97.74亿元,增长8.5%。国有企业增加值4.98亿元,增长14.3%;集体企业增加值21.43亿元,下降9.0%;其它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871.33亿元,增长8.4%。轻工业增加值393.06亿元,增长15.2%;重工业增加值504.68亿元,增长3.8%。

全年产值超两百亿元的行业有五个,分别为金属制品业、有色金属压延及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业,五大工业行业增加值448.31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3.3%。其中,金属制品业增加值141.47亿元,增长25.5%;有色金属压延及加工业增加值91.60亿元,下降15.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加值96.52亿元,增长11.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68.00亿元,下降22.4%;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业增加值50.72亿元,增长21.3%。

至2009年底,我区共有7个中国驰名商标、15个中国名牌产品、63个广东省名牌产品、83个广东省著名商标。

表2: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

发电量

亿千瓦时

36.24

5.5

 

配混合材料

万吨

55.71

13.4

 

万米

40001

-2.2

 

服装

万件

5967

-23.5

 

陶质砖

万平方米

4399

-3.8

 

瓷质砖

万平方米

34967

0.9

 

铝材

万吨

132.59

-8.2

 

日用不锈钢制品

万吨

1.56

-69.7

 

汽车

20131

37.8

 

摩托车

万辆

10.47

-6.9

 

电光源灯泡

万只

0.58

-76.0

 

家用电风扇

万台

786.30

-28.4

 

空调器

万台

356.08

-1.1

 

家用电冰箱

万台

50.85

-5.2

 

家用洗衣机

万台

31.41

-16.5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88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17.70万平方米,下降50.7%;房屋竣工面积188.37万平方米,下降38.8%。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86亿元,增长3.2%;利税总额5.64亿元,减少1.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29.99亿元,增长33.6%;更新改造投资83.14亿元,增长58.4%;房地产开发投资47.6亿元,下降17.0%。全年商品房销售额239.28亿元,增长76.3%;商品房销售面积341.95万平方米,增长50.6%。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建设投资总额3.96亿元,下降69.3%,全区通车里程1803公里,增长1.0%。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59.4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9%。其中,公路40.43亿吨公里,增长10.7%;水运19.02亿吨公里,增长5.2%。全年完成旅客周转量25.40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2.6%。

年末全区民用车辆保有量达到58.23万辆。其中汽车25.76万辆,比上年增长17.2%。其中私人汽车22.39万辆,增长19.3%。

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78.92亿元,增长11.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51亿元,增长17.0%;电信业务总量76.42亿元,增长10.8%。固定电话用户年末达到93.41万户,减少4.4%;小灵通用户年末15.62万户,减少32.2%;移动电话用户年末达到355.65万户,增长14.7%;年末全区互联网用户40.35万户,增长25.8%。

全年接待旅游过夜游客251.13万人次,增长8.6%;实现旅游总收入61.39亿元,增长10.0%;旅游外汇收入8442万美元,增长13.5%。旅行团组团528125人次,增长12.3%。其中:出境旅游30327人次,增长19.4%,国内旅游497798人次,增长11.9%。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5.35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38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9.6%;住宿餐饮业零售额71.11亿元,增长14.3%。

全年批发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046.00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其中批发额688.04亿元,增长19.7%。

从商品主要类别看,在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中,全年石油及制品类  9.61亿元,比上年增长18.9%;汽车类57.07亿元,增长30.4%;食品饮料烟酒类8.26亿元,增长19.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1.90亿元,增长28.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2.54亿元,增长14.9%;日用品类零售额2.04亿元,增长12.8%;五金电料类0.93亿元,增长24.3%;通讯器材类0.73亿元,增长9.5%;中西药品类12.35亿元,增长31.6%。

年末拥有亿元商品交易市场16家,全年城乡主要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  405.92亿元,同比增长4.3%。

七、对外经济

由于金融风暴对国外市场的冲击,对外经济尤其是出口方面出现一定程度下滑。

全年进出口总值116.7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6%,其中:出口总值60.97亿美元,下降17.0%,进口总值55.78亿美元,增长16.9%。全年实现贸易顺差5.19亿美元,下降79.8%。

出口方面:外贸企业出口28.76亿美元,下降11.2%,“三资”企业出口32.21亿美元,下降21.5%;进口方面:外贸企业进口28.81亿美元,增长39.2%,“三资”企业进口26.97亿美元,下降0.2%。

全年三资企业合同利用外资1.73亿美元,下降78.8%;三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5.79亿美元,增长2.1%。

八、金融

金融市场在国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快速发展。全区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260.72亿元,比年初增长(本段对比口径相同)23.7%;外币储蓄存款余额3.91亿美元,下降30.6%。其中,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337.03亿元,增长11.5%;城乡居民外币储蓄存款余额2.63亿美元,增长1.8%。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001.10亿元,增长30.7%;外币贷款余额10.88亿美元,增长323.4%。

 

九、科技和教育

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217.79亿元,增长1.8%。企业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320多项,新组建省工程中心3家,市级工程中心5家,至年底,建立省高新技术企业113家,省民营科技企业108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2家。专利申请量3822件。

全年教育总投资25.77亿元,增长13.0%。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和巩固率均为100%;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为98.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达60%以上,实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社区教育发展迅速。已形成了以社区学院为龙头、社区学校为基地、社区内中小学为辅助、覆盖全区的社区教育网络。

全区共有教职工人数23651人,其中专任教师17484人。普教校舍建筑面积423万平方米。全区普通中学64所,在校学生118757人;小学127所,在校学生145696人;幼儿园294所,在校学生64181人。全年初中升学率98.59%,比去年上升0.03个百分点,高中升学率84.5%,比去年上升2.98个百分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新进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以加强。全区有文化馆1间,博物馆4间,图书馆17间,镇文化站8个,农村文化室673个。全年文化事业总投资4928万元,发行报纸4859万份,电影观众74万人次。

全区共有卫生机构276个,其中医院8个,卫生院14个,门诊部53所。卫生机构实有床位5884张,卫生机构人员数1084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372人。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日臻完善,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10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投入使用,门诊人次稳步上升,选取16个站点开展社区免费健康服务试点。

群众体育深入开展,承办、举办珠江三角洲休闲体育邀请赛、百村(居)男子篮球赛、狮山杯自行车公路挑战赛等赛事,大力打造“千灯湖体育休闲运动中心”。大力推动南海体育产业的发展及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竞技体育成绩显著,承办第九届亚洲空手道锦标赛。共有453人次在市以上比赛中获得奖牌。全年体育事业总投资2475万元,现有体育场地5586个。其中:体育馆18个,篮球场2581个,网球场224个,足球场77个,游泳池77个。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安全生产

全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8276元,增长9.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09元,增长9.0%,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2326元,增长10.5%。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 113782元,增长10.0%。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3343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10862元,增长14.6%。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9.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1.4平方米。全区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2.3%和37.8%。

社会保障面进一步扩大。年末在职参加社会保险213.63万人次,增长12.1%,其中:养老保险在职参保人数53.90万人、医疗保险在职参保人数42.84万人、失业保险在职参保人数30.60万人、工伤保险在职参保人数67.07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0.4%、3.6%、5.6%、1.0%。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22万人,增长0.8%。社保基金运行平稳,全年各项社保基金收入39.61亿元,增长42.0%。

全年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7,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98;道路安全交通万车死亡率为4.33。

十二、人口和环境

年末常住人口210.05万人,增长1.0%。其中户籍人口117.51万人,增长1.4%。出生率10.18‰,死亡率4.64‰,自然增长率5.53‰。户籍人口的主要构成:男性占49.5%,女性占50.5%。

以减排治污为抓手,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年工业废水排放量5323万吨,增加8.1%;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5.6%,上升0.9个百分点。工业废气排放量481.19亿立方米,下降9.1%,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4.45%,上升9.2个百分点。全区共有污水处理厂共16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447.48%,提高6.69个百分点。全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32931.52吨,下降17.78%。

 

注: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南海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分享到: 分享到网易微博
南海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