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首个应急避难场所在罗村文化公园落成
除了休闲娱乐,罗村文化公园还将是市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最佳应急避难场所!2009年10月15日上午,作为全南海区第一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罗村文化公园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区政府办领导、街道办夏泽鸿副主任和各村干部人出席了揭牌仪式。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日益凸显。特别是我区地处广佛交通枢纽,城镇人口密度较大,一旦发生地震、洪水等重大灾害,大量群众需要疏散和安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城镇整体防灾功能与现代化建设不相协调的问题日益突出当前,为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区政府要求2009年各镇(街道)要建成1个以上、场址有效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的应急避难场所,做为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力争在2013年全区人均避难场所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基本满足城镇人口应急避险。为此,罗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根据国家《关于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意见》和《佛山市南海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方案》标准要求,建成了罗村文化公园避难场所。
作为南海区首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罗村文化公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位于乐园二路,占地2.1万平方米,可供避险面积达1.6万平方米。目前,该公园按照有关标准规划了应急疏散区、应急棚宿区、指挥中心、物资储备中心、医疗救护中心、宣传区等功能区域,设置了应急电源、水源和排污管道。文化公园应急避难所可紧急疏散群众1万人,应急棚宿区可为4000余人提供灾后的临时棚宿。据了解,罗村文化公园设立应急避难所,可使周边多个居民小区的市民,在遇到灾情后,10分钟之内全部到达避难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