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西樵大仙诞今年申报省“非遗”
发布时间: 2011-05-18 发布单位: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大仙诞”文化节三天迎客20万人次,初步形成了西樵文化品牌
西樵镇拟通过“文翰樵山”建设带动城市、环境、经济、民生发展

核心提示:
  刚刚落下帷幕的2011西樵“大仙诞”文化节三天吸引游客市民20万人次。流传了600多年的西樵“大仙诞”既保留了优秀传统文化,又创新了表现形式,受到广大游客和市民的追捧。今年首次推出的“八仙贺诞”大型民俗巡游活动,来自珠三角地区的十万民众冒雨“追仙”,30多个旅行团加入樵山养生游,初步形成了西樵“大仙诞”的文化品牌。
  西樵镇党委委员梁惠颜表示,传统文化必须结合产业与城市的发展,才能真正走向辉煌。西樵镇拟通过“文翰樵山”建设带动城市、环境、经济、民生发展。


■“八仙贺诞”大型民俗巡游队伍浩浩荡荡,吸引众多游客观看。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会上,古玩、泥雕等原生态工艺品备受游客关注。

■西樵中小学生美术书法即席挥毫现场。

■八仙亮相,手持芭蕉扇的汉钟离第一个出场。

■“狗仔墟”(小商品交易会)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美食嘉年华现场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名小吃,吸引众多食客。

■八仙中的“吕洞宾”。



回顾
十万民众冒雨“追仙”

  西樵镇文化部门负责人介绍,在珠三角地区一直都存在着影响力深远的两大神诞。一个是广州东郊波罗神诞(又叫南海神诞、南海波罗诞)。诞辰当日大小船舸排满珠江边,灯火连宵,这是水的庙会。另一个就是西樵山大仙诞,山下烛花与山花辉映,馆内经韵与泉声共鸣,这是山的庙会。两大神诞山水交辉,各具特色,而且均与南海历史文化底蕴息息相关。
  每到农历四月十四日,西樵山下的官山墟总是人潮如涌,除了祈福的信众,还聚集了大批文人墨客,论文研墨释放身心。同时还会有大批商贾云集山下,热闹非凡,这就是西樵大仙诞。大仙诞延续了600多年,是岭南尤其是珠三角地区著名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
  西樵大仙诞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朝拜和观礼。据了解,在破四旧时期,官方一度停止了大仙诞节日举办,但是民间信众和游客从未间断。自2010年西樵镇恢复“大仙诞”民俗以来,每年的农历4月14日,西樵镇就会云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信众、美食、民间工艺……大仙诞不仅仅是西樵的大仙诞,而是珠三角的大仙诞。
  今年的西樵“大仙诞”文化节三天迎客20万人次,首次推出的“八仙贺诞”大型民俗巡游活动吸引来自珠三角地区的十万民众冒雨“追仙”,30多个旅行团加入樵山养生游,初步形成了西樵“大仙诞”的文化品牌。

计划
大仙诞今年申报省“非遗”

  每年的大仙诞文化节,西樵镇文化部门会邀请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展示,并邀请“非遗”传人现场表演制作或演示过程,希望借此推广民间艺术。
  西樵镇文化站负责人表示,“大仙诞”本身就是佛山市“非遗”项目,通过每年举办的活动,更是将一批国家、省、市、区“非遗”项目带进百姓视野,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民俗活动和民间艺术。
  据了解,2008年以来,西樵镇制订了保护传统文化,复兴“大仙诞”民俗文化的“五年计划”。2009年3月,西樵大仙诞入选佛山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申报省级“非遗”。计划今年“大仙诞”申报省“非遗”后,进一步申报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成珠三角地区传统文化品牌项目。

探索
文化节庆日纳入
旅游经济发展项目

  为期三天的大仙诞文化节,20万人次进出官山城区,既是一次文化盛事,同时也是对当地旅游、餐饮、住宿、交通等的考验和促进。
  “我们可以算一笔账,一位游客假设在西樵呆一天,哪怕消费只是100元内,对整个经济的带动力却可以达到3倍以上。要是这位游客再留在西樵过夜,那么他的带动力就更加明显。”西樵镇旅游部门负责人表示,文化的魅力不仅仅在于传承优秀的历史基因,还在于促进对当前社会经济、环境和产业的发展。
  鉴于文化旅游带来的巨大辐射力,西樵镇将文化节庆日纳入了西樵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中。“重大节庆日,我们会相应推出配套的优惠政策。大仙诞当日西樵山门票一律四折,而且还可参加新开辟的养生线路游。”西樵山风景管理处负责人透露,西樵镇早已将文化节庆活动和旅游紧密结合,镇内酒店餐饮住宿均会出台相适应的方案。

让传统文化不断
走进年轻人视野
  
  西樵镇党委委员梁惠颜表示,传统文化必须结合产业与城市的发展,才能真正走向辉煌。为此,梁惠颜提出,西樵山作为儒道佛三教名山,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城市发展、产业转型结合,提升西樵市民的幸福指数才是文化发展的真正目的。
  据介绍,西樵山文化底蕴深厚,儒道佛三教合一。西樵镇每年分别举办樵山文化节(儒家文化节)、大仙诞文化节(道教文化节)、观音诞文化节(佛教文化节)三大节庆活动。2010年,南海区提出打造“文翰樵山”岭南旅游文化高地的西部名片,区镇政府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引进新的时尚元素,让传统文化不断走进年轻人视野。今年春节期间,南海区政府联合省文化厅举办的“岭南新春民俗文化节”,多达百余项的南海民俗活动集中汇演,一个月的时间内吸引了珠三角市民游客上百万人,成为南海民俗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
  西樵镇主要领导提出,西樵三大民俗节庆在珠三角也具备深厚的群众基础,将不断创新表现形式,纳入到“文翰樵山”岭南旅游文化高地建设中来。另外,西樵镇拟通过“文翰樵山”建设带动城市、环境、经济、民生发展。

 

来源: 珠江时报

南海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分享到: 分享到网易微博
南海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