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省粮食应急理论研究和应急机制建立走在全国前列 |
我省粮食应急理论研究和应急机制建立走在全国前列 2004年03月05日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关注粮食安全问题,强调必须把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来认识,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广东是缺粮大省,确保粮食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粮食工作,黄华华省长、钟阳胜常务副省长对粮食工作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在积极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同时,提出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确保粮食安全的综合应急机制,保证特殊情况下的粮食有效供给。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省粮食应急理论研究和应急机制建立走在全国前列,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粮食应急理论研究走在全国前列。省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十分重视粮食理论研究,注重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注意总结。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我省就大胆探索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粮食流通新体制,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何进行粮食应急和确保粮食安全,率先于全国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地方粮食储备和粮食风险基金制度,以及粮食工作政府责任制考评制度。省政府决定实行省级储备粮垂直管理,研究制定了《广东省省级储备粮管理办法》。2003年省发展改革委(粮食局)承担国家粮食局研究课题《粮食购销市场化环境下粮食应急机制确立的研究》,结合当前粮食安全形势,通过研究国内外应急机制的实践和存在问题,系统地提出了建立粮食应急机制的原则和基本框架设想。研究报告提出,建立粮食应急机制是政府公共突发事件应急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粮食市场化形势下实施有效宏观调控的需要,是进一步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必要保障,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研究报告同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粮食应急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该课题研究报告获2003年国家粮食局粮食软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二、率先于全国建立了粮食应急机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我省粮食应急工作实践取得重大进展。2003年4月,我省率先于全国制定了《广东省粮食应急预案》,成立了粮食应急机构。省政府要求全省各地进一步落实粮食工作政府负责制,建立粮食应急机制;同时,与各市签订了《广东省粮食安全责任书》,把粮食应急工作列为市政府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目前,有广州、珠海、中山、佛山、云浮、揭阳、潮州、江门、阳江、茂名、湛江、东莞、肇庆、梅州等14个市已制定出台了粮食应急预案,其他市也正在研究制定中。全省粮食应急机制初步形成,在去年2月份因“非典”引发的粮油抢购风波和10月份出现的粮价突发性上涨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政府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调控措施,稳定了粮食市场,安定了民心。我省粮食应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得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粮食局的充分肯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春正批示,要求主销区都应有像广东这样的粮食应急措施。国家粮食局将《广东省粮食应急预案》转发全国各省(区、市)学习借鉴。 | | | |
佛山市南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发改)
|
发改微博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