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简 报
第1期
南海区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年9月15日
以抓好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扎实推进农村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南海区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把提高党组织推动农村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农村创先争优的着力点,将创先争优活动与今年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拓宽思路,创新载体,扎实推进农村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实现了选准人、选好人、选能人的工作目标,收到了上级满意、组织满意、党员群众满意的效果。
第一,区镇高度重视,夯实组织建设基础。区委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将工作抓紧抓好。区、镇两级成立换届工作领导小组,抽调骨干组成换届办,成立专项工作组和4个指导组开展工作。利用党组织挂钩联系活动平台,选派280多名干部积极协助镇(街道)、村做好换届选举工作。各镇(街道)充分发挥领导干部驻点包村挂钩联系的优势,分工负责。全区各级党组织上下合作,形成合力,确保了换届工作顺利推进。
第二,充分调研考察,选优配强村级班子。从3月起,区委及早谋划村党组织换届工作,着力选优配强村级班子,派出调研组深入镇(街道)、村进行走访调研,针对反映突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制定换届政策打下坚实基础。镇(街道)党(工)委未雨绸缪,开展村党组织班子组织考察工作。全区参加民主推荐的党员有16255人,参与率为94%;参加民主推荐的群众代表有8980人,确保了人选方案的准确性。
第三,大胆创新政策,强化换届选举保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区委制定了《关于做好2010年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既符合我区农村实际,又有所突破创新。一是在增加职数配备方面,提出明确 “村党组织委员可设5名”,进一步巩固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二是在任职年龄方面,根据基层实际,将任职条件从“原则上男不超过55周岁,女不超过50周岁”改为“原则上男不超过57周岁,女不超过52周岁”;三是提高新入支委年龄和学历要求:“一般年龄在40周岁以下,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促进“两委”班子结构优化;四是提高了在职“两委”干部养老保险标准,体现了区委对村干部的关怀,促进了干部队伍稳定。
第四,稳步突破难点,确保换届顺利完成。针对换届选举前排查出的难点村,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坚持分类指导、“一村一策”的原则,制定有效措施。一是区、镇(街道)换届办对难点村进行逐一排查跟进,研究解决的具体办法。二是明确工作职责,镇(街道)主要领导包点驻村,挂钩联系,负责难点村换届选举工作。三是采取合理安排职数、灵活安排时间等措施,确保难点村换届选举顺利进行。四是严肃选举纪律,区纪委、区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相关文件,提出了 “六严禁”的要求。对选举出现的非组织活动的迹象,迅速进行调查,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整个换届过程没有发生上访和投诉。
截至8月30日,全区有223个村党组织顺利完成换届选举。从换届选举的结果看,呈现出“四个高”的显著特点:一是党委建议人选当选率高。在920名新一届支委中,914名来自党委建议人选,党委建议人选当选率高达99.3%。其中,桂城街道、罗村街道、西樵镇实现了党委建议人选100%当选。二是当选支委整体素质高。新一届支委中,大专以上学历549人,占支委总数59.7%,较上届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22人,占支委总数13.3%,较上届提高7.8个百分点。新一届支委平均年龄40岁,较换届前下降3.7岁;其中45周岁以下627人,占68.2%,较上届提高5.9个百分点。三是后备干部选用率高。全区共有61名后备干部当选支委,占新进班子总数66.3%,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凸显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大学生村官战略的成效。丹灶镇新进班子总数20名,其中后备干部占19名,高达95%。四是交叉任职比例高。新增111名村委交叉任职支委,新一届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率70.1%,较换届前提高11个百分点。 |